地榆 50克
地榆 50克
分享
¥2.00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  • 药师咨询
  • 行业信息


【中文名】地榆(《本经》)
【类别】根类

【异名】白地榆、鼠尾地榆(《滇南本草》),涩地榆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

【来源】为蔷薇种植物地榆的根及根茎

【采集】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后采挖,除去残茎及须根,洗净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的纺锤形或圆柱形,梢弯曲,长约8~13厘米,径约0.5~2厘米。外皮暗紫红色或棕黑色,有纵皱及横向裂纹,顶端有时具环纹。少数有圆柱状根茎,多数仅留痕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粉红色残淡黄色,有排成环状的小白点。气无,味微苦涩。以条粗、质坚。断面粉红色者为佳。
主产于江苏,安徽、河南、河北、浙江等地。此外,甘肃、江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湖南、湖北、吉林、辽宁等地亦产。
除上述正品外,尚有同属植物小白花地榆(东北、内蒙古)、细叶地榆(东北)、大花地榆(内蒙古)、长叶地榆(东北、内蒙古)等,亦同等入药。

【炮制】地榆:拣去杂质,用水洗净,稍浸泡,润透,切成厚片,晒干。地榆炭: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衣变为黑色,内部老黄色,喷洒清水。取出,晒干。
【性味】苦酸,寒。
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微寒。"
②《别录》:"甘酸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凉血上血,清热解毒。治吐血,衄血,血痢,崩漏,肠风,痔漏,痈肿,湿疹,金疮,烧伤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捣汁或研末掺。
【宜忌】虚寒者忌服。